萤石网络智能门锁专利解密

2021-03-26 13:24:14来源: 集微网

[摘要] 萤石网络的智能门锁专利,通过使用NB-IoT通讯模块为窄带物联网通信方式,信号覆盖好,部署方便,减少了网关故障导致智能门锁大面积失联的问题,提高了控制可靠性。

  近日,海康威视拟拆分萤石上市,萤石网络如今要开始“自立门户、自力更生”,即将作为公司下属智能家居及云平台服务业务的上市平台独立上市。

  现在应用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无线智能门锁通信方式一般都是WiFi,WiFi的网络架构是星型结构,即需要一个网关设备管理多个插座,汇总各个智能门锁的状态和告警信息,上行到公网。

       然而通过网关设备管理存在如下缺点:一、如果网关设备本身出了故障,影响比较大,很多智能门锁会失去联系,无法正常监测和告警。二、WiFi功耗比较大,电池续航时间短。三、一般防盗门都为钢板材料,无线信号衰减比较大,往往无线信号覆盖不好,连接不稳定。

  为此,萤石网络于2017年10月10日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无线智能门锁及具有其的智能家居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号: 201721295555.9),申请人为杭州萤石网络有限公司。

  \

  图1 无线智能门锁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无线智能门锁结构原理示意图。

       无线智能门锁包括外壳及其中的锁芯、驱动机构、控制器3和NB-IoT通讯模块4,其中锁芯1与驱动机构驱动连接,驱动机构又包括电驱动设备2和传统钥匙,电驱动设备2通过电控的方式控制锁芯1动作,比如电驱动设备2是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锁芯1,并在得电的情形下开启,就能带动锁芯1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控制器3的输出端连接电驱动设备2的控制端,在给电的情形下开启,电驱动设备2的动力输出端控制锁芯1动作,实现开门和锁门。

  控制模块21可以生成GPIO电平信号或PWM信号,其中的GPIO电平信号通过控制电驱动设备2,从而控制锁芯1动作。控制器3与NB-IoT通讯模块4信息交互,NB-IoT通讯模块4接收来自NB-IoT基站发送的第一开锁指令并将第一开锁指令输送给控制器3,还能从控制器3获取门锁的状态并以无线输送方式输出,控制器3根据第一开锁指令通过电驱动设备2控制锁芯1动作,以实现远程开锁。

  智能门锁除了能够通过NB-IoT通讯模块4接受外部以无线方式发送的第一开关指令实现远程开锁之外,还可以通过密码开锁方式、指纹比对开锁方式、RF卡开锁方式和/或按照时间设置自动开关的方式对智能门锁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

  具体来说,无线智能门锁还包括密码输入模块5、指纹输入模块6、RF卡感应模块7和时钟输入模块8中的一种或多种模块,且几个模块的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3,向控制器3输入第二开锁指令,控制器3再根据指令通过电驱动设备2控制锁芯1动作。本发明汇总各种开锁方式的指令输入,如果满足开锁条件,则通过GPIO或PWM信号控制电机,驱动锁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实现开门和锁门。

  简而言之,萤石网络的智能门锁专利,通过使用NB-IoT通讯模块为窄带物联网通信方式,信号覆盖好,部署方便,减少了网关故障导致智能门锁大面积失联的问题,提高了控制可靠性。

  萤石网络是安全智能生活主流品牌,独立上市后,萤石网络将加大对智能家居综合解决方案及云平台服务业务核心技术的进一步投入,实现智能家居业务的做大做强,持续为个人、家庭及类家居场景下的用户提供智能化产品和优质服务。


0
[责任编辑:黄晓玲]

安全自动化 官方微信    as视界 服务号

不得转载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安防知识网”的文章著作权均为本站所有,禁止转载,除非取得了著作权人的书面同意且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聚合阅读
智能门锁Lockitron

智能门锁Lockitron

在过去的几周时间里,整个Lockitron公司总部都萦绕着兴奋的气氛,因为我们已经把产品交付给了第3000名支持者手上。2012年末,Lockitron的众筹项目超额完成了自己的融资目标,共募集了230万美元,得到了1 5万名用户的支持。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因为我们必须要调整生产计划,最初的生产目标是1000部Lockitron产品。
专栏
我要投稿
文章排行榜
杂志
  • 安全&自动化2023年9-10月 第261期
    2023年11月第261期
    2022-2023年,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正在对安防与其他行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通货膨胀、供应链挑战、地缘政治冲突、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不稳定的经济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给全球安防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力。2022年国内安防市场保持着增长,但增速放缓,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呈现复苏态势,市场需求有所回暖,但由于国内政府财政收支减少、部分项目进展缓慢、房地产市场下滑、企业端市场投资信心减弱等因素,给安防企业带来持续挑战。
活动展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