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普及时代,到底啥时候到来?

2020-06-10 11:28:58来源: 安防知识网

[摘要] 在这一片大好的前景下,智能家居什么时候能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刚需?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从现在到未来几年,智能家居作为一个新兴蓝海项目,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那么我们不禁好奇,在这一片大好的前景下,智能家居什么时候能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刚需?

  我们从5个层面看下智能家居市场是否已经到了最佳进入时期。

  1、从市场规模看

  自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1984年在美国出现后,智能家居在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均有广泛应用。

  美国在智能家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在市场容量方面排名第二,但家庭普及率较低,这意味着市场空间非常大。

  2016年我国智能家居渗透率只有0.1%,远远落后于美国的5.8%、日本的1.3%、瑞士的1.3%和德国的1.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的成熟,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渗透率在快速提升,已经提升了几十倍。虽然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在市场规模上将会十分庞大。因此,智能家居市场的消费潜力必然是巨大的,产业前景光明。

20180428428_31734828_xxl.jpg

  2、从消费观念导入看

  智能家居网络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

  到2000年左右智能家居概念开始得到宣传,让我国的普通居民开始了解并接受了智能家居的概念,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接受程度已逐渐提高。

  3、从技术层面看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潜在的智能家居市场得到挖掘,随着智能家居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产品从研发、推出到最后的使用已经在整个产业中得以实现。

  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涌现出来,与智能家居的融合将产生强大的合力,如人工智能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深度学习技术等,他们都不断发力智能家居行业,许多已经实现与智能家居技术深度融合。

  智能家居产品将会越来越普及,分类越来越细化,所涉及的产品种类也会更多。

  4、从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智能家居行业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持,包括5G技术、蓝牙5、下一代WiFi标准等都已有明确的商业化时间表。

  5、从市场竞争环境看

  在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潜力吸引众多资本加入,包括传统硬件企业、互联网企业、房地产家装企业纷纷抢滩智能家居市场。

  2020年各大厂商已开始密集布局智能家居,此时抢占智能家居市场正逢其时,如果再晚一步,有可能就会被其他有技术有实力的大企业远远地甩在后面。

  随着生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将会有更多的流量被引入智能家居板块,从品牌强化到用户黏性,智能家居对未来而言会和智能手机一样常见。

  因此,从任何层面看着,智能家居的普及都已经具备了充足的条件,虽然因为疫情2020年开端影响了装修行业的发展,但有了这些先天条件,智能家居从爆发走向普及可谓势在必行。

0
[责任编辑:宋笑旭]

安全自动化 官方微信    as视界 服务号

不得转载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安防知识网”的文章著作权均为本站所有,禁止转载,除非取得了著作权人的书面同意且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聚合阅读
智能家居改变生活

智能家居改变生活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之下物联化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智能家居,让生活更美好

智能家居,让生活更美好

您想过吗?坐在沙发上用一个遥控器就可以控制家中所有的家用电器;看电视时有访客呼叫,不必跑到门口,直接在电视上就可以和访客对讲并开锁;清晨,房间的电动窗帘能够自动开启,电视自动打开播放早间新闻;下班的路上,你就可以通过手机预先开启空调,回到家就能享受清凉;晚上您准备欣赏电视节目,只要按下数字家居的场景按钮,电视自动打开播放指定频道,窗帘自动关闭,房间的光线逐渐调整到最适宜的亮度……,这就是智能家居带来的舒适、安全、便利的生活体验。
专栏
我要投稿
文章排行榜
杂志
  • 安全&自动化2023年9-10月 第261期
    2023年11月第261期
    2022-2023年,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正在对安防与其他行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通货膨胀、供应链挑战、地缘政治冲突、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不稳定的经济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给全球安防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力。2022年国内安防市场保持着增长,但增速放缓,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呈现复苏态势,市场需求有所回暖,但由于国内政府财政收支减少、部分项目进展缓慢、房地产市场下滑、企业端市场投资信心减弱等因素,给安防企业带来持续挑战。